|
辜汪會談三十年 邱進益:單純回到九二共識 (2023-04-26 00:21:43)
中評社台北4月26日電(記者 張嘉文)今年是辜汪會談三十周年,當年身兼海基會副董事長和秘書長的邱進益,是談判主力之一,協助辜振甫打開兩岸交流的僵局。邱進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有九二共識才有辜汪會談,真正開啟了兩岸之間30年的和平,也讓兩岸從對抗、敵對時代走向了和平談判的時代。
對照現今...
|
|
張榮恭析辜汪會談三十週年 看侯友宜訪星 (2023-04-24 00:24:23)
中評社台北4月24日電(記者 張嘉文)新北市長侯友宜結束了對新加坡四天三夜的訪問。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採訪表示,新加坡在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地位十分獨特,在本月尤具意義,侯友宜實在應該藉此行展現更高格局,可惜並未發揮,有待擇機補強。
張榮恭指出,本月是辜汪新加坡會談三十周...
|
|
張榮恭語中評:馬英九的論述應重視 (2023-04-11 00:20:29)
中評社台北4月11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指出,前黨主席馬英九最近12天11夜的大陸行,對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三個主要方面,都作了明確論述,給台灣在未來走向兩岸對話或對抗、互利或互撞,甚至和平或戰爭,提供了清晰的選擇,...
|
|
張榮恭語中評:“台獨”無異在引戰 (2023-03-28 00:16:12)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美中與兩岸情勢,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不少美方人士一方面基於“以台制華”、“以漢制漢”的設想,另方面由於對台灣民情的誤判,正圖把台灣“烏克蘭化”,無視台灣民眾對和平的需求及對生命財產的珍惜,此種居心令人心寒。若有台灣政黨予以呼應,...
|
|
中評深度:趙全勝談旅美學人的情懷 (2023-03-24 00:13:10)
中評社華盛頓3月24日電(記者 余東暉)四十二年前,當年過而立的北京大學研究生趙全勝作為新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赴美留學的國際關係學人之一,踏上赴美旅程時,他並沒有想到,當時還處於“蜜月期”的中美關係後來會演變成世界兩強的競爭對峙。風雨兼程,趙全勝希望自己有生之年還能為促進中美溝通,避免大國衝突而...
|
|
戚嘉林:美國向來以轉嫁外敵甩鍋內部矛盾 (2023-03-17 00:52:08)
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中美與兩岸關係,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視中國為敵,利用台灣,只是為了甩鍋、遮掩美國內部矛盾,包括選票、種族分裂、矽谷銀行倒閉導致金融災難等,想藉由外國發生戰爭,來收割經濟、確保霸權。
戚嘉林,生於台灣,籍貫湖北沔陽,南非普...
|
|
吳榮元:兩岸要和平 疑美論應為台灣新共識 (2023-03-17 00:21:56)
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中美與兩岸形勢,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政府,為了實現“台獨黨綱”,配合美國去與大陸對抗,想倚賴美國、謀求“台獨”,因此他認為“疑美論”必須成為台灣社會的新時代共識,不讓美國與民進黨釀成兩岸戰爭。
吳榮元,生於台南,...
|
|
委員答中評:胡劍江談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23-03-15 00:41:28)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記者 段曉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民聯執委胡劍江在兩會期間接受中評社訪問,就關於如何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出具體建議。胡劍江表示,目前中國文化傳播和保護還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我國才能獲得與經濟大國身份相稱的政治大國的影響力。他認...
|
|
吳傑莊語中評:大灣區是香港發揮優勢最佳平台 (2023-03-15 00:38:11)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記者 盧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發揮獨特優勢的最佳平台。大灣區的深度融合,使香港由過去扮演的西方到內地的“橋頭堡”功能,轉變為當下“一帶一路”建設中內地城市走向世界的“排頭兵”,特別是滿足大灣區企...
|
|
郭基煇:要持續推進大灣區互聯互通 (2023-03-15 00:35:57)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陸文煜)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要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发挥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橋樑作用,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郭基煇首年參加全國政協會議。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令他感受到國家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