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政大外交系主任盧業中。(中評社資料照)
盧業中語中評:美對中較大轉變是不尋求脫鈎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5月21日七大工業國(G7)峰會落幕後,美中對抗趨勢是否有機會和緩的議題,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盧業中向中評社表示,在G7會議上包括美國…
更多 >>
熱點圖片
中評論壇:兩岸文化交流要善意感動
中評論壇:服貿協議 台灣勿懼競爭
中評論壇:馬王之爭的隱憂與前景
更多 >>
  最新論述
更多 >>
學者介紹
王崑義教授
陳一新,台灣政治學學者與政治人物
趙春山 馬英九兩岸政策的重要智囊
湯紹成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
更多 >>
更多 >>  
  大陸動態
周志杰:中國調停沙伊展現高度促和平意義大
  中評社台北3月16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國斡旋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大和解復交,震撼全球。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與華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志杰向中評社分析,此動作加上日前中國提…
更多 >>
  台灣涉外
楊建平:洪都拉斯若與北京建交 也打美巴掌
  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灣中美洲“友邦”洪都拉斯傳出要與北京建交,洪都拉斯國防大學(UDH)榮譽教授楊建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過去中美洲國家“斷交”都是最後…
更多 >>
  兩岸互動
吳玉山:國關理論看兩岸關係 安全挑戰大
  中評社台中9月7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兩岸關係安全風險,“中央研究院”院士吴玉山6日出席座談表示,以國際關係理論來套用兩岸當前情勢,從三大國關理論來看,包括現實主義、自由…
更多 >>
  中美關係
盧業中語中評:美對中較大轉變是不尋求脫鈎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5月21日七大工業國(G7)峰會落幕後,美中對抗趨勢是否有機會和緩的議題,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盧業中向中評社表示,在G7會議上包括美…
更多 >>
  臺美關係
劉必榮:麥卡錫訪台搞壞中美關係 個人扣分
  中評社台北2月10日電(記者 鄭羿菲)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表明“目前無訪台計劃”。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麥卡錫若…
更多 >>
  東亞安全
亞洲北約成形?盧信吉:區域未達高度共識
  中評社台中2月17日電(記者 方敬為)北約組織 (NATO)和美國近期積極巡訪日韓,外界解讀意在促成“亞洲版北約”架構,劍指中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接受中…
更多 >>
  國際熱點
胡逢瑛:中國調停俄烏衝突成功有兩可能
  中評社桃園6月1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近期赴歐洲多國訪問,就俄烏戰爭進行周旋,推動中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元智大學助理教授胡逢瑛接受中評社訪問表…
更多 >>
  專題研討
黃瓊萩:越南需穩定越中關係 難響應美反中
  中評社台中6月19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越南與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紛爭,是否會成為美國在南海拓展反中陣線的著力點?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黃瓊萩18日在座談會中表示,雖然越中之…
更多 >>
  綜合分析
制衡中國或對抗中國:美中關係中的地緣因素
  單純地使用地緣政治觀點,其實仍難以單一去解釋為何美國兩任政府對中國大陸的認知及其中國政策出現了轉變。所以應該說,包括了國際體系硬實力,以及相對潛在權力與技術水準之差異,還有…
更多 >>
  智庫動態 在線投稿  
台上市櫃公司協會講座 企業家熱議俄烏戰爭
  中評社高雄3月11日電(記者 高易伸)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10日下午邀請“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於高雄林皇宮舉行“企業永續推進器”專題演講,現場吸引不少產官學界出席聆聽。程淑…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